從唸書時,我愛吃乾麵加魯蛋海帶豆腐!到現在還是。
我只是好奇自己為什麼15年來都是所謂的老樣子!
那人為了適應環境,工作、個性、價值觀、甚至擇偶條件等等,在不同人生時期有時會選擇來個大轉變?
原來人都善變?、不滿足擁有的?
是現今環境讓我們工作變得像機器人,改變自然法則的競爭方式,所以人試圖選擇站上廣度更好的工作,營造以為的向上感?一種存活著組織裡假的階級制度,試圖給予工作機器人的心理或經濟層面,所架設出來的安全感。
那視野廣,跳脫制約式的人,他/她們工作價值觀會是什麼呢?尋求自己天命?
那我們所謂的孝順? 是不是也等同把關係架設在變成「擁有物品」的所有權之上,在面對媳婦與婆婆的「價值觀」的差異時候、人生責任與義務的枷鎖、或所謂買斷式的婚姻關係上,是不是就是你欠我的「金錢、時間犧牲感」,最終扮演著在一方怨、一方選擇人生被買單收場或離開戰場結束人生。
應該是男/女朋友交往的不夠多,傷心次數不足才會分手時痛的要命? 不然婚姻要多結幾次,最後才不會被公主與王子的完美劇情給騙倒,情比金堅。
所以推論人會選擇多練習幾次來強迫自己適應,這就是人生。
但孩子呢? 成長過程只有一次,父母陪伴她/他長大了,孩子對於孝順的價值觀是建立在什麼之上?為什麼我要期求孩子們照顧我年老? 父母付出習慣了,會演變照顧成為啃老族?
那我的孝順觀從何而來?經過我思考過的方式?還是世襲文化習慣而來?
等我成為智者80再回答好了。 今晚睡不著的胡言亂語~晚安。